开拓创新 争先创优 全力打造全省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尊龙凯时

星期三 5月25日
 当前位置:  尊龙凯时 > 长者助手关爱版 > 对口帮扶

开拓创新 争先创优 全力打造全省对口帮扶协作“广梅样板”

发布日期:2025-07-02 09:09 文章来源:广梅指挥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重要论述精神,一直以来,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坚持做到真心真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把广梅对口帮扶工作决策部署转化为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现实。


产城人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城初具规模

  

  2023年6月第四轮广梅指挥部接过光荣而神圣的接力棒后,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改革创新、争先创优,创造性推进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和民生帮扶等各项工作。坤明书记、伟中省长等领导先后到梅州调研指导广梅帮扶协作工作,对广梅帮扶协作工作均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更高要求,广梅指挥部全力贯彻落实省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和广州市委永航书记批示要求,努力打造全省帮扶协作的“广梅样板”。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广梅对口帮扶协作结出丰硕成果,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广梅对口合作工作在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评估中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综合成效较为突出”;广梅指挥部被评为全省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在2024度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考核中,广梅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获“优秀”等次;梅州市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广梅产业园在2023年度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广梅产业园2024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排名跃居梅州产业园区第一,园区建设被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一是紧紧抓住产业转移主平台,全力提升主平台统筹运营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伟中省长关于“高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高水平打造产业主平台”的来梅调研指示精神,建立了主平台“1 5”开发公司体系,搭建以广梅产业园所属国企广梅投公司为主平台开发母公司、与各园区设立合资运营子公司、吸引社会资本等设立项目子公司的开发架构,实现资本金放大不少于4倍,出台主平台建设运营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遴选等政策措施,省首批1.8亿元注入资本金实现100%有效支出,10个总投资约21亿元的遴选项目已完工3个,有力提升了主平台产业承载力;同时,充分发挥2024年主平台2.5亿元资本金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力争在今年6月底成立主平台高质量发展基金,为主平台产业转移和梅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会同梅州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主平台集中,争取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要素指标支持,2024年成功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9.11亿元及618亩省市专项指标,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并验收销号53家企业(共3686亩)。2023年和2024年,梅州主平台分别新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46个和47个,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的131%和134%;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7.1%。


广梅产业园内标准厂房林立


  二是紧紧抓住产业帮扶主阵地,广梅产业园实现历史性突破。聚焦做大做强融湾产业集群,成立以广梅指挥部指挥长为班长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项目筹建等3个专班,实行一月两调度,深化资源要素保障和暖企惠企服务,积极推动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全力打造全省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23年6月以来,广梅产业园新引进产业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73.8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12亿元,其中香港上市公司承达集团广梅园基地项目已入外资1.33亿港币(1711万美元),为梅州市近五年以来首个单笔实际利用外资超亿元的项目,拉动梅州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4.5个百分点,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外资正增长地市,获省商务厅表扬;新投产项目36个,达产后年产值123 亿元。广梅产业园这片曾经的“四不靠”地带,已蝶变成为一座产业新城,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5亿元,同比增长25.9%;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45.7%,工业总产值历史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2022年翻了近一番,从2023年在全市10个产业园区中排名第4跃居第1;规上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21.43亿元,同比增长37.5%,增速全市第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4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工业固投10.26亿元,同比增长52.6%;完成商贸贸易额81.5亿元,同比增长253.73%。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荣获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营商环境创新最佳经济功能区优秀奖、五星级服务园区;获批总投资8.1亿元的全省首个园区型eod项目,并入选国家项目库,园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在新项目陆续落地建设的同时,存量企业纷纷追加投资,“二期现象”加速呈现,广汽圣戈班、珠江啤酒、龙宇新材料、广药王老吉、东电化广晟等企业纷纷增资扩产,共追加投资约14.84亿元,广汽圣戈班广梅产业园项目获中法工商会颁发“中法合作优秀奖”。今年1-5月,广梅产业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完成工业总产值56.22亿元,增长63.9%;规上总产值52.8亿元,增长64.8%;完成工业固投3.17亿元,增长58.9%;全口径税收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53.1%;完成进出口总额6153万美元,同比增长56.4%。


广梅产业园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梅州)有限公司


  三是紧紧抓住改革创新主目标,全力打造全省帮扶协作的“广梅样板”。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主动谋划改革思路,以思想破冰、改革破题助力梅州苏区实现发展破局。2023年10月,广梅指挥部率先在广州市增城区设立“科创 空间”反向飞地,打造梅州融湾入海桥头堡,示范带动相关县(市、区)在广州设立8个县级“反向飞地”,形成“反向飞地”1 n 建设模式。深入贯彻落实伟中省长2023年10月来梅调研时强调“做强做精做优铜箔产业,积极引进新型储能电池产业上下游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指示精神,推动广汽集团旗下因湃电池与梅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广东盈华、中国燃气、国兴能共同签订50mw/100mw储能项目,四方合作在梅州落地首个新型储能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当前投建的单一项目体量最大的工商业储能;同时,立足梅州铜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出“国企与民企协同、制造业与金融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等“三个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于2024年5月在广梅产业园引进民企晟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国企广梅园铜业公司,申请银行授信,为梅州嘉元、盈华等铜箔企业供应原材料,并提供相应资金账期,与晟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形成产销联动,广梅投公司利用国企信用优势,成功获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近4亿元抵押类综合授信,给予盈华、嘉元等主要下游客户一定额度资金账期,解决购买原材料所需大额资金问题,降低下游客户流动资金压力;同时,通过开展银行低风险业务开票金额12.2亿元,广梅投公司2024年获得金融收益约197万元,合并资产规模从8亿元快速增大至超22亿元,资产规模增加175%,成为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全面支撑园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公司。2024年,晟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仅用5个月实现工业产值23.1亿元,带动梅州铜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超30亿元,拉动梅州市gdp增长0.2个百分点,带动供应链条企业上规纳统23家,实现销售额约88.1亿元,对梅州经济增长起到了调节、稳定作用。“三个协同”探索路径得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充分肯定,于2024年10月上旬将这个探索实践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申报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典型模式案例。今年1-4月,梅州铜箔企业增长态势迅猛,嘉元增长189.5%、盈华增长64.2%,对梅州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今年力争推动晟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产值70亿元以上,进一步助力梅州铜箔产业产销增长。


广梅产业园鸟瞰图


  四是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主战场,以“典”带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广州帮扶协作的30个镇中列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含培育)共28个,典型镇占比达93.3%。其中,黄槐镇建设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由曾经的“煤炭小镇”蝶变为“绿美军旅特色镇”,成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中的典型;新铺镇通过“小田”变“大田”,把1400多块碎片土地整合成为8块连片良田,并引进蔬菜种植企业,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的问题,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试点典型案例;华城镇抢抓梅龙高铁开通机遇,建设高铁经济产业园,已培育“四上”企业14家。全力打造产业合作示范样板,大力推广村集体流转集约土地 民企市场化运作的“五华华城模式”、镇属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梅江西阳模式”和园区科研成果赋值现代农业促进三产融合的“梅县丙村模式”等,助推海珠区帮扶大埔县湖寮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方式,高效推进撂荒地整治,在梅州30个帮扶镇流转土地16.26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15.72万亩,形成海珠丰顺“烟稻轮种”、荔湾梅县“蔬菜基地”、番禺五华“茶叶基地”、天河兴宁“稻渔共生”等产业范例,得到省直部门和广州、梅州两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转载学习推广。此外,全力助力梅州抢抓梅龙高铁开通红利引客入梅,提升双色融合发展水平,支持广汽埃安·2024梅州马拉松赛,广梅“贺岁杯”足球赛等活动;全力支持“梅州米香酒文化周”“请到梅州过大年”“梅州‘系好料’”等系列文旅活动,2024年国庆期间梅州成为广东旅游订单增长最高的城市,日均增长率同比上涨49.3%。


在广州驻蕉岭县新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打造的蕉岭县同福村千亩蔬菜示范基地


  五是紧紧抓住民生帮扶主任务,多层次多领域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支持梅州“6·16”灾后重建工作,广州累计捐赠资金及物资共约2800万元支持梅州抗洪抢险,广梅指挥部协调广州海外联谊会等捐款100万元,协调省侨心联谊会捐赠救护车1辆,并在帮扶资金中调剂300万元支持9个受灾严重的帮扶镇灾后重建;高效联动、密切配合,推动“广州小镇”共23栋住宅楼房2025年1月11日建成移交梅州,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梅州上下的普遍赞誉,成为“百千万工程”的样板项目和受灾地区人民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的标志性项目,助力蕉岭县“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工作走深走实。捐助教育医疗帮扶资金1832.3万元,选派439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支医支教,开展义诊96场;新筹措和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华师附属广梅园小学办学,该学校80%生源为园区企业员工子弟,连续三年荣获兴宁市教育局“教学质量优秀奖”,成为兴宁片区最好学校;推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与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医疗结对帮扶。持续开展“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共计培训3.12万人次,帮助已脱贫人口2.59万人实现就业;联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广梅产业园建设现代化产业学院,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学。

  六是紧紧抓住帮扶协作主力军,激发帮扶干部争创一流新面貌。广梅两地市委和组织部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共建共管外派干部锻炼培养机制。广梅指挥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常态化推进干部学习教育,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机制,制定《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强化队伍日常监督管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统筹做好帮扶干部各方面保障和监督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严管厚爱,提振帮扶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气神,锻造对口帮扶协作“广州铁军”。同时,加强广梅产业园干部队伍的教育引导,传授好广州的先进理念、创新做法和优良作风,着力打造有冲劲、有干劲、有闯劲,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广梅干部队伍,为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留下一批“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访问量: -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网站地图